最近,一种普遍的现象在学生群中泛开来:笔一拿到手边,就忘了字怎么写,试卷上字潦草的自己也看不出来,错别字排的长长的……这种现象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,最终导致无法补回的结局。
一个人,至少也要读九年书。只要年级越上去,负担就越重,对网络的认识就越多。因为压力大,让学生无法放开心情,觉得这个世界对自己不公平,就努力去网上寻找公平性。二十一世纪,互联网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中,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。越多使用电脑,那人们就越来越对练字缺乏认识,也应为字并不考核,所以潦草字不可计数。但是一时又无法聘请好的书法老师。我认为,对于练字缺乏的弥补是必不可少的,因为请不起书法老师,那就应该从认识性的方面去劝道。
首先,应该让学生们加深对我国古典文明的印象,对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。在对文化的了解之中,知道了我国灿烂的文明历史与繁华的非电器时代,明白互联网并不是唯一的探索知识的途径。在对我国古代文明的好奇与自豪下,学生们将对练字有着深刻的理解。
其次,大肆宣扬近代和古代的诸位伟人勤奋练字的轶事,强调写得一手好字的妙用。而且说明,字并不是普通的符号,而是有着情感,代表着特殊意义的小精灵。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,开展“汉字课外兴趣小组”,挖掘学生的好奇心,爱上汉字,从而会自主去练习。
第三,鼓励学生自己去尝试着练习毛笔字。只要毛笔字好,硬笔字自然也会好起来。多开展软笔书法比赛,并在学期末对毛笔字优秀的同学进行适当奖励。对于考试时,字不好的同学适当扣几分书写的分数,得知字好的重要性,自然会去练字了。
对于练字,也许我了解的不是很多。可我多么希望我们中国人人都写得一手好字,为这只昂首挺胸的雄鸡,添上最亮丽的一抹色彩!
评论